10 哇哦!記帳超過30年,助我上下人生都能輕鬆持家?


哇哦!記帳超過30年,助我上下人生都能輕鬆持家?(財務自由)

如果我就是無法順利記帳,怎麼辦?

嗨,Reader:

上一週,我們約好了這週要來聊記帳,記得嗎?開始聊天前,我們來先想一想,你已經有記帳的習慣了嗎?如果有,為什麼?如果沒有,又為什麼?

我們先從沒有下手⋯⋯

很多人就是無法順利記帳,「感覺」這件事好像很重要,可是每次起了頭,最後結果都不了了之⋯⋯下面有幾個可能的原因,剛剛有稍微想一下的朋友來選一下,你的原因是哪一個?

❎ 1️⃣ 太忙了,擠不出時間記帳

❎ 2️⃣ 對數字太無感了,老是忘記錢花到哪裡去

❎ 3️⃣ 不知道要從何記起?也不知道記完帳以後要做什麼事

❎ 4️⃣ 沒有隨身好工具,記帳實在太麻煩了

❎ 5️⃣ 就是不想記帳

❎ 6️⃣ 就是不想被別人管怎麼花錢

如果是上面的5️⃣ 和6️⃣ ,那麼我們的聊天就不單純只聊記帳這件事情了,前面1️⃣ 到4️⃣都可以是你不想記帳的原因,但都有得解,不過這些原因以外的原因,就需要回頭誠實面對你自己,深堀你不想記帳的真正原因,以及,重新思考:你為什麼需要記帳⋯⋯

畢竟,人這一生沒有一定非要記帳不可,而想要記帳最根本的需求來自於,想要「主動管理好」這輩子和你形離不離的「錢」,不被金錢奴役,而是反過來好好利用金錢,創造人生更多更美好的體驗和價值。

如果你記帳總是失敗或不想記帳的原因是6️⃣,不想被別人管你怎麼花錢,哈,這部份的人不在少數,我媽就是其中之一,記下來,不只自己看到,別人也會看到,不管那個人是老公或小孩,於是就會開始對妳花錢的方式有意見,妳花錢就會開始變得不自由⋯⋯

有些人,是連自己都不想看到,自己的錢花到哪裡去了,因為花錢的快感就在那一瞬間,花完就忘了,一但記下來再看到它甚至要去分析它,多半會後悔或發生衝突,所以能不記帳,就不要記帳,錢花掉了,再賺就是了⋯⋯

這也無不可,只是一種人生選擇而已,而且只要你能幸運的一直賺錢,一直有錢花,一直可以任性的花錢再賺錢再花錢,不管錢花到哪裡去都沒有關係⋯⋯只是在這樣的過程中,你也少了一個很棒的認識自己和誠實面對自己的機會,常常錢怎麼花,暗藏了我們這個人是誰?喜歡什麼?真正需要什麼?相信什麼並且希望追尋什麼⋯⋯記帳,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,認識自己是誰的機會!

所以撇開5️⃣ 和 6️⃣,你是想記帳的,你是想好好認識自己的,你是想透過記帳來主動管理你的金錢,成為金錢的主人,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役,那麼我們有很多方法,可以幫助你啟動記帳的第一步,同時完成第一步之後,持續後面的很多很多步,直到你深刻的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的金錢價值觀,也能有意識的主動控制自己的收入支出為止⋯⋯

千萬要記得,不要為了記帳而記帳,永遠不要忘記你記帳的目的,是為了更深刻的認識你自己,是為了成為金錢的主人,讓金錢幫你交換更美好的生活,幫你圓夢,所以記帳本身不是重點,只是起點,搭配「預算」一起做,你會把記帳的好處,發揮得更淋漓盡致⋯⋯下一週,我們就來聊「預算」,聊聊記帳怎麼搭配預算一起做,讓妳慢慢開始成為金錢的主人!

One More Thing⋯⋯平凡媽和ChatGpt聊天結論⋯⋯

如果媽媽想要開始記帳,可以怎麼做?從什麼工具上手?Ai建議平凡媽編修補充:

第一步,先確定一個符合妳個性(比方記帳頻率和記帳方式)、習慣工作方式(比方電腦或手機、在家記或隨手記?)以及好用好管理的記帳工具。以下是Ai建議的記帳APP或財務管理平台,大部份是全球性英文介面的使用者,包括:Mint(美國可以直接連動銀行帳戶使用)、You Need A Budget(YNAB)、PocketGuard、Personal Capital等。

如果以手機記帳APP為主,則可以參考:天天記帳、簡單記帳、Money+記帳:小清新隨身賬本、Money Note、共同記帳、Money Lover、MyMoney記帳本、記帳簿等。這些中文化的記帳APP或軟體都提供了基本的記帳功能,以及一些額外的功能,例如預算管理、報表分析和圖表統計。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工具,但請記得在下載和使用任何APP或軟體之前,先閱讀使用者評價、評論和隱私政策,確保其安全可靠。

至於平凡媽自己,都沒有使用上述的APP,因為記帳記了30年,學生時代是用筆記本簡單記帳,出社會後就開始使用EXCEL記帳,那個檔案,已經跟著平凡媽演化多年,上面有著自己這麼多年來完整的財務記錄,很難搬家了。但這兩年愛上Notion的平凡媽,則利用Notion轉化EXCEL自己記帳記錄表的設計,加上《十年千萬-自由新父母FIRE財務自由課程》的教學,做了Notion版的記帳資料庫,非常好用,許多學員已經開始利用它養成自己的記帳習慣。

我的Notion神隊友這樣幫我:

Notion可以針對生活和工作所需,設計任何個人化的資料庫,加上它是雲端跨裝置應用軟體,所以可以針對個人使用習慣和場景做彈性操作,比方平凡媽用EXCEL記帳,過去常常坐回電腦前要記帳時,想不起來那些沒有拿到發票的支出,到底是花到哪裡去了?花了多少錢?

但是用Notion記帳,就可以利用手機,花錢當下不到3分鐘把帳先記錄下來,晚上回到家再花不到10分鐘,簡單分析,並且補上利於日後分析和分類管理的各個欄位和對應標籤,並利用Notion獨有的關聯、匯總功能串接其它財務分析資料庫,創造你主動管理金錢的最大效率和效益。下圖是簡單版本的Notion記帳表,同一個資料庫,手機記帳時可以切換成行事曆介面輕鬆記帳。

直接上課自學自創Notion神隊友,設計自己的記帳工具:https://goblinlab.org/course/26/notion-class-one

EBM能量三角加碼學:

EBM用聲音陪伴妳:

EP83 家有青少年》大孩子的零用錢到底要怎麼給?媽媽妳心裡有譜嗎?

EP55 慶幸我是媽媽,能更深刻的體會,錢不是生命中唯一標準!

如果想要走捷徑,歡迎預約我的60分鐘免費諮詢,我們直接用一對一教練方式,陪伴妳走出當下困境,享受成為媽媽~

https://calendar.app.google/5Aqgn3AzHDDC4aNw8

EBM-Enjoy Being Mother 享受成為媽媽

邀請您訂閱《EBM-Enjoy Being Mother 享受成為媽媽 🥰》電子報,讓平凡媽在未來的52週,手把手的陪伴妳,在成為媽媽的過程中,一起共學共好共成長,享受成為媽媽~

Read more from EBM-Enjoy Being Mother 享受成為媽媽

在你們家裡,也總是存在著「第三者」的問題嗎?(關係自在) 善用抽離和退位思考,化三角衝突為三角溝通 嗨,Reader: 學會了轉化自己的罪惡感,也學會直視自己的委屈,從中深堀出委屈的根源,讓自己更有力量接住外界的衝擊後,站在一層又一層向內探尋的基礎上,我們終於可以開始更多的向外探險了😊 古有明訓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家庭是個人之外最小的群體單位,也是每一個人向外探險的第一圈,所有人在群體中的矛盾和衝突,在家裡都可能發生,而且往往因為家人是最親密的人際關係,不管是基於信任或依賴,家人之間的委屈和衝突受傷的程度,常常會比第二圈以後的外部群體生活所受的傷害再倍數放大⋯⋯ 所以學會好好愛自己之後,第二步必須學會好好愛家人,但是怎麼愛呢? 尤其是, 當家人不再只是「你和我」兩個人的世界而已,家裡還多了孩子、多了姑嫂、多了公婆或任何兩個人以外的第三者。 對,影響家庭關係的,不只是外遇的小三,其實在家庭裡,小三的問題也一直存在著,只是這個「三」,可能在不同的角色和關係中轉換,不斷換人扮演,換人衝突,心理學上,我們用家庭中的「三角關係」來定義。...

在家庭互動中,媽媽總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嗎?(關係自在) 學習Satir,讓我慢慢從委屈中昇華,學會更愛自己,也學會更愛別人! 聊完罪惡感之後聊什麼呢?我想先聊「委屈」⋯⋯ 為什麼是「委屈」,因為在Satir的應對姿態中,平凡媽本人是偏向「討好型」的應對姿態,所以學習Satir之前,我的委屈很多很多,加上又不喜歡抱怨或取暖,所以這些委屈都習慣自己往肚子裡面吞,但是沒有消化硬吞的委屈,吞久了、吞多了,就變成深藏於身心靈裡的病變細胞,最後其實會生病,只是我幸運的是,還沒有嚴重到病發前,就因緣際會開始接觸和學習Satir。 其實不只「討好型」的應變姿態會有委屈,其他的「指責型」、「超理智型」、「打岔型」一樣會有委屈,只是自我覺察和認知的深淺不一,同時轉化委屈的方式、投射和反應的方式也不同。 所以人人都有委屈,事事都可能委屈,問題是妳有沒有覺察到自己委屈的發生,怎麼看待自己的委屈,怎麼處理自己的委屈,又回到那八個字「面對、接受、處理、放下」。...

要怎麼樣才能放下,隨時跳出來的罪惡感呢?(關係自在) 正念當下,帶著感恩的心,愛這個世界,更要好好愛自己! 嗨,Reader: 上一封信的分享,我們直球對決,面對了現代生活,尤其是這兩年開始迅速擴大的Ai焦慮,這一次我們回到媽媽身分最根本,也最容易碰到的問題,來,我們來一起解決「媽媽的罪惡感」! 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罪惡感,但是媽媽特別容易有罪惡感,尤其是東方文化下的媽媽⋯⋯為什麼? 因為「文化期待」,還因為「自我期待」。 東方的女性,如果選擇成為媽媽,她就開始承受一個「既定」的角色和形象—溫婉、堅強、相較於爸爸扛下一個家外部所有壓力,媽媽要扛下一個家內部所有壓力,然後把自己放在最後,如果資源不夠,永遠最先犧牲的是自己,因為為母則強,因為母愛是無條件的愛。 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媽媽⋯⋯ 現在的媽媽呢? 依然為母則強,依然母愛是無條件的愛,但⋯⋯ 可能因為媽媽受了教育不想放棄自我實現,或者因為結婚後選擇住在台北天龍國,不得不和另一半成立雙薪家庭,和爸爸一起扛起,或分擔部份的,一個家庭外部的所有壓力,但同時,媽媽卻依然要扛起一個家庭所有的內部壓力,而且沒有地方可以轉化或釋放。...